《中国科学报》肖条军:探寻博弈之美

来源:必赢发布时间:2016-05-03浏览次数:970

 在今年年初爱思唯尔发布的2015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,来自中国的计算机科学、材料科学等38个学科的1744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。其中,必赢教授肖条军在决策科学榜上有名。肖条军教授现担任南京财经大学博弈行为与运作管理研究所所长,这也是他连续两年入选,足以说明其在决策科学领域的影响力。

 “在我的学术生涯中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我影响很大,可以说,基金委对我持续的研究,为了静下心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原动力”,在接受《中国科学报》记者采访时,肖条军表示,未来他将继续围绕博弈论的应用基础研究进行深入探索,期待取得更大的突破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他着手在南京财经大学组建博弈行为与运作管理研究所。

 奇妙的博弈论

 从湖南农村到江苏南京,肖条军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华丽转身。

1989年,肖条军初中毕业后,考入湖南省武冈师范学校。毕业之后,他在湖南省隆回县沙子坪中学任教,成为一名普通的初中老师。

 “当时,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更进一步,获得深造的机会”,肖条军边工作边自学,最终如愿考取中南工业大学(现中南大学)数软系应用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,师从蔡海涛教授。

 1999年3月,肖条军考入东南大学,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,师从盛昭瀚教授。2001年4月至2003年2月,他在必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

 “正是在攻读博士期间,我开始接触博弈论。盛昭瀚教授将我引入‘经济与管理中的博弈分析’这一浩瀚的知识海洋,教会我如何从事科学研究,如何做事。”肖条军说。

 “我们生活在‘博弈’的环境之中,周围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博弈现象。尤其是对管理人员来说,博弈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/组织的绩效或成功与否。”肖条军表示,博弈论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,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论。

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,肖条军在SCI、SSCI国际期刊发表与博弈论相关的学术论文30余篇,并且作为第一完成人取得的研究成果《不确定环境下博弈理论、方法与应用》获得2015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。目前,他还担任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Management Optimization等6个国际期刊的编委,在国际同行中也享有一定声望。

 与科学基金的缘分

 谈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帮助,肖条军满是感慨。

 他向《中国科学报》记者介绍,自己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,其中后期评价2项为“特优”,1项为“优”。目前主持1项面上项目和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。“基金委对我的持续支持为我静下心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原动力,保证了科研的可持续性。”

 此外,肖条军还先后四次接受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的邀请,在青年基金项目研究工作交流会上作大会报告。

 2014年,肖条军还获得了基金委“杰出青年科学基金”的资助,这让他受益匪浅。“获得‘杰青’给了我一个较高的学术平台”,肖条军说,“杰青”帮他增加了同行的认可度,扩大了学术影响力,能够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。此外,在团队组建上也有很大的帮助。

 他认为,获得“杰青”,不仅是对青年科研人员已有成就的肯定,而且是对他们未来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持,为他们在更高的平台上发挥潜能提供强大动力,促进管理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,在前沿领域有一定的发言权。

 “对我而言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,不是针对某一具体企业、问题的应用研究,强调一种共性,可以为一大类企业的管理决策所借鉴。”肖条军说。

 发展原创科学不应简单化

 在从事科研之余,肖条军也在必赢承担了教学任务。

 他认为,教师的首要职责在于教书育人,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尤其是本科生教学。其次进行科学研究,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,推动科技进步。因此,大学教授所授课程最好与科研有较密切的关系,以达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之目的。“对于我们这些博士生导师而言,优化调整好两种脑力劳动,提高效率非常重要。”

 对于自己的员工,肖条军总是强调要有国际视野。他不定期派博士生出国联合培养,通过国家留学基金,已先后派遣2位博士生到美国著名高校联合培养1年。

 目前,肖条军正在围绕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“供应链渠道管理博弈行为分析”项目,深入开展工作。“这项工作,以博弈论为主要工具,结合行为科学、产业组织理论、计算实验等理论与方法,以供应链为对象,系统地探讨竞争环境下的配送渠道结构设计、外包策略、行为的演化,以及多渠道决策等。”肖条军说。

 而对于国家正在大力强调发展中国的原创科学,注重源头创新,肖条军也有自己的见解。他认为,原创科学的发展主体,应该是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本土学者,立足于中国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生产实践,而不能简单地靠引进人才,需要培养与引进相有效结合,实现优势互补。具体来说,应当对于那些有潜力的个人、团队给予长期的支持,原创科学需要有培育发展的过程,不能一蹴而就;在团队建设方面适当引导,提倡以优秀人才为核心,构建不同紧密程度的学术团队,离开长期较为稳定的团队,原创科学也许在萌芽状态下就会凋谢,成为无源之水;对于优秀的本土学者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,支持他们创新团队的建设;构建大的科研平台,为发展原创科学提供基础条件。

  (2016-4-29 中国科学报)